<tbody id="3rkvp"></tbody>

    <progress id="3rkvp"><track id="3rkvp"></track></progress>

    <rp id="3rkvp"></rp>
  1. <em id="3rkvp"></em>
      色在线影院
      <tbody id="3rkvp"></tbody>

        <progress id="3rkvp"><track id="3rkvp"></track></progress>

        <rp id="3rkvp"></rp>
      1. <em id="3rkvp"></em>

          他们,心怀梦想、奋发图强,在专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他们,乐观向上、持续创新,成为了身边无数人学习的楷模。

          榜样蕴藏无穷力量。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总能点燃我们心中的激情, 激励我们扬帆起航,追逐梦想。

          一个榜样,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发现、褒扬、学习和宣传榜样,就是在企业竖起一个标杆,建构一把标尺,弘扬一种价值。此次推选出来的10名“建桥楷模”,是在企业内涵式发展,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建桥国家队的征程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代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

          他们,是我们企业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大桥人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崔嵩岭,男,197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铁大桥局一公司试验检测中心驻郑焦城际黄河桥三分部试验室主任。崔嵩岭工作认真负责,研制出的斜拉桥主塔采用纤维素纤维混凝土新技术和配重混凝土用铁砂与普通混凝土巧妙搭配方案等成果,有效地促进了桥梁施工技术的进步。先后获得了“中铁大桥局五一劳动奖章”,“中铁大桥局青年岗位能手”、“中铁大桥局五一劳动模范”、“中国中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标兵”、“郑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因为喜欢头上的那顶安全帽,因为一句“不能给父亲和二哥丢人”,20年的建桥历程里,他心里总有一道曙光。正是这道曙光,照耀着他一路披荆斩棘。在他看来,多大的光环都只是浮云,知识的积累才是永远的财富。不怨无悔,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崔嵩岭在试验工的岗位上铸就他心中的“大桥梦”的同时,也给许多正处于迷茫中的年轻大桥人上了一堂励志课。

          崔嵩岭在中国中铁试验技能大赛夺冠的那一刻,一部分人惊讶:铆焊出身,半道出家,能夺试验状元?一部分人点头:有股钻劲,带着韧劲,不是他还能是谁? 从油腻的车底钻出来,顾不上清洗满是污渍的手,又去修理不能正常运转的电机;干的是电工的活,却又常被抽调到工地去焊接急需的钢构件;从对试验一窍不通,到业内专家……20年的桥工生涯,崔嵩岭的故事如同电视剧里的模范主人公一样
          崔嵩岭平常不爱说话,就是在喝酒时也没有见有多“嗨”。但他的身边不乏有众多的“酒友”,有同事、有同学、有朋友、甚至还有网友……,“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有同事评价道。 印象中的崔嵩岭就是这么普通的一个人,个头不高,头发梳得笔顺,说话细声细语......但他头顶却闪耀着一连串的光环: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中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郑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大桥局五一劳动奖章。

          赵政,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12月出生,湖北黄梅人,中技文化,高级技师。现任中铁大桥局二公司铜陵长江大桥生产副经理。 1990年6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加了钱塘江二桥、芜湖长江大桥、东海大桥、铜陵长江大桥等十几座国内特大型桥梁建设。他刻苦学习,爱岗敬业,用实干赢得了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他用用汗水和智慧诠释了当代工人的新风貌。 先后获得了“京福铁路安徽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铁大桥局先进生产者”、“中铁大桥局先进个人”“中铁大桥局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中铁青年岗标兵”、“安徽省劳模”等荣誉称号。

          23年时间,或许不长,但也不短,却是一个人的花样年华。从北到南,从西到东,远离家乡,他用自己的双手,把城市的这一头和那一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像一块革命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更像一匹老马,一步一个脚印地驰骋千里,足迹踏遍大山江河。十几座大桥和二十余奖项鲜活地诠释了一代建桥人的故事。任何时候,他都是建桥战场上的主角。

          他是一个实干者。他是建桥工人,常年野外作业,居无定所。他是技校毕业,却是攻克难题的“智多星”。从普通工人、高级技师到生产经理等角色的转变中,可以看到他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的名字和我国多座重点铁路桥梁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就是大桥工人——赵政。从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赵政每年都有11个月冲在施工一线。20多岁时,他多次夺得公司青年技术比武桂冠;
          “我要修建最大、最漂亮的大桥……”一个夏天,一个声音与钱塘江的潮声融合在一起。今天,这个声音传到了黄河、长江,甚至更广更远的地方。 都说,咱们工人有力量。在初秋的铜陵桥工地上,抬头远眺,一千多米宽的江面上,矗立着两座两百多米高的主塔,蓝白相间的钢梁,橘红色的架桥机,银白色的斜拉索相互辉映,展现着大桥的雄伟高大。在工地一个简易的集装箱内,

          庞孝均,男1963年10出生,重庆江津人,中共党员,高中学历,现任中铁大桥局四公司南京地铁三号线项目部分队长。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庞孝均先后参加了孙口黄河大桥、芜湖大桥、孟加拉帕克西大桥、苏通大桥、南京大胜关大桥、南京四桥、南京地铁3号线等多个大型项目的建设,先后获得了铁道部青年功臣、铁道部火车头奖章、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情满金陵——感动南京城建人”金奖、中铁大桥局劳动模范等一大批荣誉。

          子承父业,他把建桥当作信仰;16000多次安全起吊,20多项技术革新、上百个难题的破解,他用责任诠释忠诚;72小时连续带病工作,直至昏厥现场,他让奉献无怨无悔;27年不断漂泊,累计不到一年的探亲休假,他把思念留给亲人;不为浮云所累、不为世俗所困,他依旧默默坚守!

          他执着。26年如一日,他从事着桥梁建设中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种——装吊工。26年来,在他的装吊工作中从来没有发生一次安全事故,而且他所完成的装吊作业95%以上都是水上高空作业。他从年轻的小伙子成长为大桥局四公司最好的装吊技师,并被中铁大桥局集团命名为“金牌技术工人”。他忠诚。在他的世界观里,爱岗敬业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他没有现场与后方之分,为了项目建设。
          也许,我们可以用现代观念对他的生活哲学进行多种诠释;也许,我们可以认为他不近人情,与“家庭好男人”的标准沾不上边;也许,我们可以认为他不懂生活、没有情调,与社会潮流格格不入。但我们从他26年如一日的坚守中不难看出,那不变的职业信条,使他从岗位上寻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也许他真的很“平凡”,也许他还不够“垂范”,但我们还是要感谢他为桥梁事业所作的奉献。

          肖世波,男,出生于1979年11月28日,湖北省辰溪县田湾镇人,200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铁道学院土木工程系。中共党员。现任中铁大桥局五公司港珠澳大桥项目部常务副经理。作为施工技术人员,2003年至今,他参加过长沙洪山大桥、鄱阳湖铁路大桥、厦门市快速公交(BRT)一期工程、大瑞铁路澜沧江大桥、中缅油气管理跨越工程的建设。工作10年,先后被中铁大桥局五公司评为“优秀技术人员”、“先进生产者”、“突出贡献员工”“十大杰出青年”,2013年获评“中国中铁优秀青年项目经理”。

          他是一个挑战自我的人,他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弱点,然后想办法改变它。 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力求处事的完善,一直在追求的路上。

          采访肖世波很容易,他很配合,不用我费劲儿地引导和挖掘,随便找个话头,他就可以聊开去,并且不会跑题。因此,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是个主动积极的人。 采访肖世波很不容易,他太忙。我跟了他一天,从早上到晚上。在伶仃洋的小天鹅号运架船上,在中山梁场的预制现场,他一刻不停,请示,布置,督促,提醒,指导,指挥,现场的人员穿梭,电话、对讲机交替响。
          性格内向的肖世波上高中时曾让家里人很是担心:话少,也不太与人交流,除了读书就是读书,这样下去,该不会成个书呆子吧?1999年,肖世波考入中南大学铁道学院土木工程系,成为湖南省辰溪县田湾镇第一个上重点大学的孩子,在他们村子则是第一个大学生。进了大学,肖世波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格有缺陷:胆怯、内向。他对自己说:“不行,我要改变。”

          刘荣,1976年5月15日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铁大桥局六公司副总工程师。先后荣获六公司“十佳职工”、”先进生产者”、“青年岗位能手”、“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大桥局集团“劳动模范”、中国中铁“优秀青年项目总工”等荣誉称号。 在沪蓉高速太湖特大桥、合徐高速公路南段蚌西立交桥、洛湛铁路永州段、赣江杨梅渡特大桥、漳州九龙江郭坑大桥、沿江高速YJ-01标、六潜高速QY-04标、津秦客专项目、鹦鹉洲长江大桥、西藏林芝公路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经他设计优化的施工方案,累积为企业创造上千万元的效益。

          他将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完美结合,将奇思妙想大胆付诸实践,经他优化的技术方案,在工程施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的同时,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刘荣,中铁大桥局六公司副总工程师,他用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使桥梁科技闪现智慧之光,推动桥梁施工技术迈向新的高度!

          刘荣,一位在施工一线成长起来的总工,参加工作17年来,他参加了十几个重点工程,由他主持或参与优化的技术方案,既降低了施工难度,又有效缩短了工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优化大师”、“智多星”、“拼命三郎”,同事们给刘荣起了不少雅号,他善学习,勤思考,很多“金点子”,都是他想出来的,他的点子,既有创意,又非常实用。工作起来,他总是那么忘我,总有股子不把问题解决好誓。
          “我想的最多的,就是这个方案是不是最优的,是不是最省的,还有没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做这一切,只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本职工作。” 刘荣,37岁,中铁大桥局六公司副总工程师,年纪不大,施工经验却很丰富,先后参加了沪蓉高速太湖特大桥、赣江杨梅渡特大桥、漳州九龙江郭坑大桥、芜湖沿江高速YJ-01标、六潜高速QY-04标、津秦客专项目等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的建。

          桂斯学,男,1959年12月生,党员。七公司项目经理,先后参与合武、南武黄、东三环、二七桥南北两岸工程的施工管理。 曾获铁道部火车头奖章;2010年被评为武汉市“四比一创”劳动竞赛优秀建设者、武汉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优秀项目经理、七公司优秀项目经理。其管理的武汉市三环线东段五标段获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省市政工程金奖、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市市政工程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市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等奖项。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是真正从工地上闯出来的人。自1981年与大桥结缘,他稳扎稳打,走了32年。他说:“无论职位如何变化,我始终都是一个工人。”他管理的项目,100%合格、0伤亡事故、0机械事故、0亏损。工程再紧,也不松安全的弦;任务再难,也不给公司丢利益。他是一粒种子,深深埋入大桥下的土地;他是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工地的上空!

          桂斯学,是真正从工地上闯出来的人。自1981年与大桥结缘,从钢筋工到分队长,再到生产经理、项目经理,他稳扎稳打,走了32年。他走过的路最平凡,却也不平凡。平凡,因为他说:“无论职位如何变化,我始终都是一个工人”;不平凡,因为青年时代未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他,靠一身经验和创新精神应对“疑难杂症”,以业绩说话,征服了所有同行。
          早上九点,藏龙二桥项目部大部分员工已经上工地了。院子里干净整洁,很安静,两名员工正在更换被风吹得有些破旧的旗帜。 一路走过庭院上楼,两个人正从第二个房间走出,匆匆离开。这时,屋里探出一个人,看到我们一愣,便笑了起来。微胖壮实的身材,大概因为天气转凉,白衬衫外面套着件黑马甲。圆圆的脸,眼角、额上已有风吹日晒、岁月流逝留下的痕迹。

          刘德清,1966年5月生,中共党员,现任中铁大桥局桥科院监理公司副总经理、嘉绍大桥总监,1988年7月进入大桥局桥梁研究院预应力梁研究室工作,自1996年在宁波招宝山大桥西引桥项目部工作起一直从事监理工作,2004年在上海东海大桥监理办获得“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颁发的“年度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奖,2006年在杭州湾大桥获得“杭州湾大桥立功竞赛组委会”颁发的“建桥突击手”奖,2010年、2011年在嘉绍大桥获得“嘉绍跨江大桥立功竞赛组委会”颁发的“年度建桥功臣”奖励,2011年获得“浙江省重点建设立功竞赛先进个人”称号等。

          作为监理部的“家长”,他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监理部的“家人们”就把心里话讲给他听;他也不爱动气,遇到难题从容不迫,沉稳应对;他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他懂得肩上担负的责任;他也不武断轻率,因为他的决断源于长期在施工一线的坚守。他把监理部当作自己的家,“家人们”说还希望跟着他干,是割舍不下这份亲情。

          “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是刘德清的工作信条。参加工作28年来,刘德清从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成长为技术员,又到助工,再到工程师,现在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这每一点一滴成绩的取得,都是刘德清不断追求进步的结果。这位多座大桥监理部的“家长”,一直是监理部所有人员的表率。 他作风简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下次有机会,还是希望跟着刘总干!”与大桥局桥科院监理公司副总经理、嘉绍大桥总监刘德清一起工作过的同事经常这么说。 这股凝聚力从何而来? 有人说,他做事认真,踏实肯干,对自己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 有人说,他胆大心细,敢想敢做,遇到问题不急不躁,是工作中学习的榜样还有人说,他没有领导的架子,和蔼可亲,真心关怀职工,打动了很多人的心。

          王永胜,1969年12月生,山西长治人,1991年7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工业管理专业,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历任大桥局工贸公司经营部副部长、副总经济师兼经营开发部部长,大桥局置业发展总公司副总经济师、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中铁大桥局集团(股份)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干部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中铁大桥局集团大桥地产办公室主任,现任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置业公司股东代表、董事。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秀青年企业家,中铁大桥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职工之友、十佳营销人才, 2010年度营销卓越人物、2010年武汉楼市风云人物。主持开发的百瑞景中央生活区项目一期荣获2011-2012年度“广厦奖”,二期成功入选武汉市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筑建美好城市生活的桥梁”,从项目的建筑、设计到施工,始终坚持 “精雕细琢,百年品质”的质量理念,王永胜和他团队以“建桥的心志”筑建城市新中心,致力于成为“城市综合服务商”,传承着“建桥铺路 ,造福人类”使命。

          在王永胜心中,建设百瑞景中央生活区,就是“建桥”事业的另一种延续——筑建美好生活桥梁。 “百瑞景项目体量大,风险更大,我肩负的是企业发展战略实施和全集团一万多干部职工的期待。” 王永胜十分清楚身上的责任。作为建桥国家队的一员,无论是建造大桥,还是开发地产项目,都要像当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态度一样去对待,精益求精缔造百年精品工程,对国家、人民和企业负责任。
          金秋十月的一个下午。穿过武昌喧嚣的主干道,走进百瑞景中央生活区,仿佛进入一个新天地,让人不由得放慢了脚步。没有周边的喧嚣,小区幽深宁静,虽然还在施工,却可听见鸟语和落叶的声音。休闲区域,木凳、坐椅、太阳伞错落有致地放置,业主或休憩,或话家常,或带着孩子、宠物嬉戏。这是一个拥有国际化开发理念、超大的开发体量,兼具原生态景观布局和节能环保科技。

          汪启松,1960年3月出生,江西彭泽人,1985年毕业于大连航运学院。1983年参加工作,曾任中远江西分公司远洋船长,持有海船丙类一等船长适任资质证书。2005年8月参加大桥建设。先后担任“小天鹅”2500吨中心起重船、“天一号”3000吨中心起重船船长,参建过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上海隧、青岛海湾大桥和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桥等海上桥梁施工,现任“华而辰”风电工程船指导船长。 2005年获得集团公司杭州湾大桥项目部年度先进个人,2006年获得船舶分公司年度先进个人,2007年、2008年获得上海市重点工程建设先进个人,2009年、2010年获得船舶分公司先进个人,2011年获得集团公司“五一劳动奖章”。

          “小天鹅”、“天一号”驶过的道道航迹,是他人生的写照,是他参建过的座座大桥历程的印痕。 逢水需架桥,架桥必用船。他以严谨的计算、精湛的技能和超人的胆识,把工程船舶效率发挥到极致,使“国家建桥队”的大型海上桥梁施工装备实力尽展翘楚,令中国最大桥梁施工航母世人瞩目。 为桥梁建设着想、把困难留给自己,是他的执着和操守。 他,就是船舶分公司的海船船长汪启松。

          船员们提及他:他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他在,我们心里就有底,再大的风浪也不怕、再难的工作也能完成。 妻子尹青玲谈起他,却“气”不打一处来:让他跟船一起过吧,7年在家的日子不到一个月!但从她细心打理他历年得到的那些奖状中,透出了理解、支持和爱:“过五十了的人了,身体比以前差多喽。” 儿子是这样评价老爸的:我高考和填报志愿时,他都没回,那时的我的确很生气。
          问及汪启松对船长职责的理解,他说:“船长是船舶的最高行政负责人,船舶航行、施工的安全是首要责任,还要对船上所有人员生命、国家财产和海洋环境保护的管理负责。想当个好船长,就要多钻一点、多想一点、多管一点、多教一点。” 多钻一点 2006年9月18日19时,在野鸭山锚地避让完13号超强台风“姗姗”后,,“天一号”起重船载着上海长江隧桥B3标31—32B号梁。

          评选标准

          影响力

          候选人的个人事迹能够得到所在单位职工群众和相关系统的高度认同;候选人的个人事迹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群体性效应明显;候选人在所在岗位或相关系统工作期间,有突出贡献;

          持续性

          候选人在所在岗位或相关系统工作时间;

          推广性

          侯选人的个人事迹能够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能使人感到共鸣,具有可复制性和良好的推广价值;

          专业性

          候选人能够积极践行集团公司相关管理理念和措施,执行力强;候选人的业务素质能够代表相关岗位和系统的优秀水平;

          创新性

          候选人能够积极运用或探索新理念、新方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并产生明显效果;

          公信力

          候选人个人道德品质高,在职工群众中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和口碑,个人道德风尚、经历行为,引领企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

          平衡性

          综合考虑所有候选人的岗位和各个工种间平衡,不对所在单位进行平衡性考虑。

          评选步骤

          (一)基层推荐

          1.集团所属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的先进典型选拔工作,并按要求推荐上报到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2.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对各单位上报的材料进行认真整理、审核,择优选拔进入“建桥楷模”评选投票系统。

          (二)网络投票

          1.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集中组织建桥楷模网络投票活动,各单位组织人员登陆投票系统进行网络投票;

          2.网络投票系统在投票截止日期前保持开放,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增加候选人;

          3.网络投票结果统计按候选人在线每日平均得票进行排行按网络投票排行。

          (三)专家评审

          1.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根据网络投票情况对候选人进行初选,形成初选名单和推荐理由;

          2.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专家评审,评审组由集团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3.评审组专家根据评分标准和候选人情况介绍对候选人进行打分,最后取专家组平均分形成候选人专家评审分。

          (四)公司审核

          1.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将专家评审评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取前10名报集团公司审核;

          2.集团公司在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形成表彰决定。